金才经网——专业的财经网站-中国金融财经门户网站  文稿合作 QQ:58061970 电话:18957101161

《2023年度上海金融检察白皮书》发布!非法集资犯罪占比达七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13 15:30: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华曦  实习生 郭聪聪 北京报道

6月12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对外发布《2023年度上海金融检察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这是上海检察院连续发布金融犯罪报告的第十二年。

《白皮书》显示,2023年上海市金融犯罪案件和涉案人数在高位运行中继续呈现小幅下降,案件数下降14.37%,涉案人数下降6.64%,整体变化趋势与全国水平相当。

2023年上海检察机关共受理金融犯罪审查逮捕案件553件884人,受理金融犯罪审查起诉案件1043件1927人。受理案件主要涉及破坏金融管理秩序、金融诈骗、扰乱市场秩序三类19个罪名,其中非法集资案件占比七成以上,共763件1300人。

金融诈骗类犯罪总体数量有所回升,集资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分别较去年增长17.54%42.86%。贷款诈骗罪小幅下降8.33%。同时非法经营(金融业务)犯罪、保险诈骗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等部分罪名下降趋势明显,洗钱罪案件量回落28.57%。

新型金融投资诈骗呈现诈骗名目和手段的双重“升级”,操纵证券市场犯罪成为交易型证券犯罪的主要类型,同时外汇类和非法支付结算类犯罪手法翻新,利用“虚拟币”跨境转移资产风险隐患凸显。

“金融违法犯罪时空转移,犯罪网络化情况严重。”《白皮书》对案件中反映出的监管“缝隙”及新型犯罪手法法律应对不足的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

随着我国对金融犯罪活动惩治力度不断加大,一些犯罪组织开始采取境内与境外勾连串通犯罪的方式,逃避刑事打击和侦查。利用监管规则或者行业监管“缝隙”实施违法犯罪、对金融手段和非金融手段的混合使用等,加大了犯罪识别难度,并试图逐渐形成自循环的犯罪闭环。金融领域法律供给需进一步增强,监管规则亟需完善和明晰。

同时需要警惕金融创新易被金融犯罪利用、普惠金融等重点领域政策红利被违法犯罪分子滥用,以及金融机构内部风控机制不足和从业人员非法执业等现象。黑灰产业链卷入金融从业人员,掌握资金和业务优势的外部居间力量可能“反噬”金融机构。

针对案件中反映出的问题,除对重点金融犯罪实行全链条追诉之外,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建议还应加强涉外法治研究,完善监管统合,健全金融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继续强化金融机构风险防控和合规管理,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建设诚实守信的金融市场环境。

标签:

热门文章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