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才经网——专业的财经网站-中国金融财经门户网站  文稿合作 QQ:58061970 电话:18957101161

邮储银行陷困局:不良贷款猛增80亿元,董事长缺位,多人任职超期

小熊财经 2024-11-04 22:04:42

10月末,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601658.SH、01658.HK,下称“邮储银行”)交出了第三季度报告。财报显示,邮储银行实现了营收与利润的双增长,并加大了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切实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但横向对比六大国有银行的业绩答卷可知,邮储银行的“成绩单”不仅不算突出,还颇有几分陷入增长瓶颈的意味。不仅如此,该行的多项资产质量指标也出现了明显回退,业绩压力陡增。

而李嘉诚半个月内的四度减持,以及多名高管的超期任职,更为邮储银行的未来发展增添了一层充满不确定性的阴云。

一、业绩表现疲软,成长性排名中下游%20

2024年前三季度,邮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603.49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2601.22亿元微增0.09%。得益于该行坚持“量价险”均衡的发展策略,加强定价精细化管理,其利息净收入为2149.47亿元,同比增长1.46%。

不过,邮储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07.15亿元,同比下滑12.65%。邮储银行解释称,此项收入的下滑主要是受“报行合一”政策影响,代理保险业务收入减少所致,该行积极应对相关变化,中收降幅持续收窄。

邮储银行2024年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为758.18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756.55亿元微增0.22%;扣非后净利润也微增0.02%至756.09亿元,盈利能力得以巩固,但上述两项指标的增速已较2023年同期的2.45%、2.59%有所回落。

聚焦单季财务表现,邮储银行第三季度的收入为835.60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831.46亿元微增0.50%;归母净利润270.03亿元,同比增长3.50%;扣非后净利润为269.23亿元,同比增长3.17%。

事实上,2016年入股的李嘉诚是邮储银行的老股东。据《大公报》报道,李嘉诚通过其慈善基金会及长子李泽钜,持有邮储银行的表现挂钩票据,相当于11.62%的H股权益,并公开称自己对邮储银行有“绝对信心”。

正因如此,李嘉诚的高频次减持引发了外界对邮储银行“信心不足”的担忧。长江实业集团则在回应媒体采访时表示,近日减持部分邮储银行股份属基金会的日常财务运作,与邮储银行的经营发展无关,二者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

另需关注的是,邮储银行的内部管理似乎陷入了瓶颈,董事长职位至今仍处于空缺状态。该行原董事长张金良于2022年4月调任至建行后,行长刘建军开始代为履行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职责,如今代履时间已超过两年。

而根据原银保监会公布的《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资商业银行董事长、行长、分行行长、分行级专营机构总经理的任职资格未获核准前,应当指定符合相应任职资格条件的人员代为履职,但代履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

邮储银行副行长姚红、徐学明的任职时间分别高达17年和11年,而原银保监会早在2019年便在《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员工履职回避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对银行的关键人员和重要岗位员工做出了要求,轮岗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7年。

换句话说,邮储银行刘建军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能的时间,以及副行长姚红、徐学明的任职时间均已超过了监管规定的期限,且该行至今未对外公布接任董事长的人选。

不过,“超期服役”并不意味着一定是违规行为。根据相关规定,“确有特殊情况的,可申请豁免,但应按规定履行有关审批和公示程序”。就目前而言,邮储银行并未高管超期任职、代为履职而被罚。

标签:

热门文章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