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云首席技术官吴卫平:技术创新道路上的奔跑者
五月的北京,清晨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花香。吴卫平身着运动服正沿着街道奔跑着,步伐稳健、呼吸均匀。
他是马拉松的常客,也参加过挑战极限耐力跑标准的“100公里越野赛”。奔跑是吴卫平的人生态度,他不仅在不同赛道上奔跑,也在IT技术创新的征途上不断前进。
今年是吴卫平坚持跑步的第11年,也是加入一临云的第4个年头。一临云是一家专注于临床试验数字化创新解决方案的创业公司,吴卫平和公司创始人覃龙、首席商务官苏泉宇是相识10多年的工作伙伴。相似的行业经历、共同的运动爱好,以及对通过科技创新变革临床研究的共同梦想,让他们走在了一起。
他们深知,创新技术可以推进医疗行业的进步,“科技创新为患者带来有效治疗”。一临云致力于服务新药研发和器械创新的专业领域,研发产品既要符合全球各国监管的要求,还要助力制药企业、创新性医疗器械公司、CRO公司以及研究中心提高效率,加速药品或器械上市的进程,以帮助患者更快地获得更好的治疗。作为首席技术官,吴卫平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一临云创始团队(左起: 首席商务官苏泉宇、首席执行官覃龙、首席技术官吴卫平)
01
“3个8年”:国内临床研究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先行者
在加盟一临云之前,吴卫平的职业生涯可以简单地表述为3个8年。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后,他进入了IBM(中国)系统有限公司金融事业部,从事了8年的新系统的研发与推广工作。IBM是当时全球技术创新的领导者之一,在金融行业的技术变革更是所有行业中最超前的,吴卫平一开始就走在了技术创新的前沿。
2005年,吴卫平获得了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也是这一年他进入甲骨文,开启了职业生涯的第2个8年。在甲骨文,他第一次涉足生命科学领域,2011年担任甲骨文生命科学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自此他与生命科学领域的技术创新结下了不解之缘。
吴卫平是国内推广EDC系统和PV系统等临床试验系统的先行者。由于常年走在技术创新的前沿,进入生命科学领域后,他敏锐发觉到新药研发IT新技术的应用远落后于金融行业或互联网领域,这个领域更需要技术创新的助力,数字化技术会在这一领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面对从事新药研发的科学家,你会发现他们与其他领域的IT客户很不一样”,吴卫平说到,源于对生命的敬畏,他们关心每一个数据的细节过程,对科学的严谨态度达到了极致。面对这样一群科学家与研究者,吴卫平对生命科学领域充满信心。
▲畅谈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吴卫平
他职业生涯的第3个8年是在日立数据(中国)有限公司度过的,他担任了中国区的首席技术官,管理着超过150人的技术团队。在这个8年里,他不仅仅是技术大拿,更是优秀的高级管理者。在一次次的角色升级的奔跑中,他感受生命的韧性,体验坚持的力量。
02
加盟一临云:他是全公司最会玩AI的“定海神针”
深耕IT技术领域近30年,接连在跨国科技巨头担任C-level管理者……吴卫平本可以在国际公司的跑道上继续慢跑,但他却选择了参加一项更具挑战却充满希望的“越野赛”。2020年,在创始人覃龙博士的邀请下,他加入创业公司一临云,担任首席技术官,负责公司的技术路线与产品研发战略。覃龙博士相信他能够带领一临云实现梦想,不仅是因为他在技术革新领域有丰富的经验,更是基于他们对新技术赋能生命科学领域的价值认同——通过“科技创新为患者带来有效治疗”。
“他是公司所有人最尊敬的老兵,是一临云的定海神针。”覃龙博士评价到。一临云研发中心项目经理王新阶非常崇拜吴卫平,“吴总很有魄力,他能快速决策与解决问题,如BI的技术选型和架构设计,能结合业务场景和公司平台的整体技术情况,选出最适合的方案。”
吴卫平肩负着搭建技术团队、平台技术选型以及规划产品研发路线等战略任务。他和团队以客户的需求为驱动,让产品更贴近真实客户需求,同时挖掘需求背后的内涵。考虑到临床试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吴卫平确定了一临云的“零编程”和“乐高式”组件与配置的技术路线,可以灵活应对客户的各种复杂需求。在过程中,他强调“用全新技术赋能每个环节”,达到整体平台的智能化,为参与临床研究的每一个角色赋能。
吴卫平很早就认识到了AI技术的巨大潜力。早在ChatGPT面世之前,他就关注到了AI技术将对行业带来巨大变革,每天晚上至少花2个小时了解与学习AI技术。在同事眼里,“他是全公司最会玩AI的人。吴总多年的跑步习惯让他一直保持年轻的活力和敏捷的思维,他坚持阅读国外的文献,带领我们坚持学习慕课,定期分享最先进的技术。”
IT的特殊性在于不能吃老本,新技术的发展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吴卫平的建议下,2023年初一临云研发中心设置了创新中心,专门探索AI在临床研究领域的应用。在他看来,从数据到文档、从识别建库到整个临床研究的数据挖掘与分析,都可以通过自动化方式串联起来,AI会让整个流程更加智能。他透露,2024年下半年“将有更多的AI技术应用到一临云的平台,极大地提高平台的智能化”。
03
中美两朵云:一临云国际化战略的制定者与实践者
吴卫平和公司其他核心管理层团队都有着丰富的外企管理经验,他们同样拥有全球化视野和前瞻性思维,这使得一临云在创立之初就确立了国际化的发展战略。自公司首个产品起,吴卫平带领的研发团队就以国际化标准为出发点,不仅开发了支持多语言的系统,还确保技术能满足中国、美国、欧盟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要求。他们特别关注数据的隐私保护和合规性,强调受试者隐私保护是临床经验首要考虑的问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吴卫平决定采用中美两朵云的技术架构。这种架构允许平台根据项目需求自动决定数据存储的位置,从而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通过这种灵活的技术方案,一临云更好地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协助客户实施国际化战略。在过去4年的时间里,一临云不仅开发了eCOA、CTMS、eTMF、EDC、RTSM、RM等多款临床试验系统,还提供了量表管理与评分员培训等服务。这些系统和服务都部署在两朵云平台上,支持了多项跨国、跨中心的研究项目。
▲2023年一临云用户大会上吴卫平正在讲述产品价值
一临云的目标不仅仅是实现临床试验系统的国产化替代,更重要的是支持中国创新型药企的出海战略,成为他们进行国际项目时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合作伙伴。吴卫平说:“过去,我们帮助外资企业在中国实现技术落地,今天,我们用自主研发的产品帮助客户走向世界。能够将过去的经验运用到推动中国药企国际化事业当中,让我感到非常自豪。”
吴卫平以奔跑的姿态,迎接新技术的革新,将前沿科技与生命科学结合,用数字化、智能化为新药研发赋能。4月底,吴卫平又参加了“北京大兴半程马拉松”,赛前他特地将一临云的徽章别在了身上,带着以“科技创新为患者带来有效治疗”的理念奔向了林间花海。
▲参加各项跑步赛事的吴卫平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