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斯里兰卡驻英国高级专员萨罗娅·西里塞纳:形成公平的国际秩序需倾听南方国家的需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舒晓婷 北京报道
5月25日至26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北京举行。在以“变局中的全球化与全球治理再思考”为主题的开幕圆桌环节,与会嘉宾围绕中美欧关系前景、全球治理模式如何适应多元化、怎样增强全球治理机制的包容性等议题分享看法,为避免全球秩序的分裂贡献智慧。
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道格·班多(Doug Bandow)在会上称,全球化面临的挑战包括保护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经济利益让位于安全考量,出于对行业被外国主导的担忧,供应链发生了改变,脱钩断链的压力加剧,基于控制产业和技术的经济制裁对市场产生影响。他指出,“如何应对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倒退目前并未寻得良方,也没有容易的答案。论坛为开展对话、寻求解决办法搭建了平台。彼此加强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全球化和全球治理面临的挑战。”
前斯里兰卡驻英国高级专员萨罗娅·西里塞纳(Saroja Sirisena)表示:“我们必须要对规则有共同的理解,也必须要了解如何能够更好地管理这个多极化世界。有了新的国际秩序,才能更好地进行管理。否则,我们也不可能维持高效的生产力。除此之外,我们必须要考虑到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之下,各个国家应该是平等的。”
萨罗娅·西里塞纳称:“我们还需要呼吁形成更加公平的国际秩序,在这个新秩序之下,希望能够解决气候变化、全球食品安全问题以及贫富差距问题。我们需要倾听南方国家,尤其是贫穷国家的需求。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一个公平的国际秩序。”
在萨罗娅·西里塞纳看来,全球南方国家,包括非盟或者其他的一些机制都应该通力合作。这样的合作对于弥合分歧会起到重要作用。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每个国家应该基于自己的文化积极对外发声,进行更多的合作和对话。
意大利国际事务研究所(IAI) 主席、意大利原驻欧盟大使费迪南多·内利·费洛奇(Ferdinando Nelli Feroci)在会上称:“从欧洲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影响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首要挑战是新冠疫情和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虽然现在全球经济正逐渐恢复,但新冠疫情的余威仍然存在。”
费迪南多·内利·费洛奇认为,其他影响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因素包括俄乌冲突、中东局势、中美竞争、西方与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分歧等。他强调:“我们有许多挑战需要共同应对,比如气候变化、能源转型、环境保护、粮食安全和全球卫生安全。这些都需要全球合作,这样才能够形成更加有效和可信的全球体系和全球关系。我们需要进行合作,这样我们就有希望能够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更好运行。”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