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才经网——专业的财经网站-中国金融财经门户网站  文稿合作 QQ:58061970 电话:18957101161

全球财经连线|进博会全面恢复线下举办,中国释放高水平开放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11-06 21:00:0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施诗  上海报道

进博会全面恢复线下举办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在上海开幕。在世界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这一在新冠疫情后首次全面恢复线下举办的全球经贸盛会,再次向世界释放出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的强烈讯息。

本届进博会有哪些亮点?一起来关注前方记者的报道。

多项规模创新高 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缴翼飞:我所在的位置是第六届进博会现场。作为疫情后首次全面恢复线下举办的进博会,本届展会企业展展览面积创新高,参展企业数量也是历届之最,一大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将在本次进博会上呈现。同期举办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也覆盖了更多高水平开放的热点话题。在多位与会嘉宾看来,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发展不断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也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更多正能量。

更好发挥上海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 

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并强调,更好发挥上海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推进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并在上海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相关解读,来听听记者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的采访。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具备较好开放要素 

郑永年:我们国家(的发展)不是抽象的,美国的现代化,日本的现代化,欧洲国家的现代化,是从哪些地方发展起来的?在中国,全国较好的生产要素都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这几个区域。 

不可能所有的区域都具备这些要素。就高校而言,北京、上海、广州和西安都具备不错的条件。上海拥有很多高等院校,上海(的经济)也尤其发达。北京(的教育资源)也很丰富,经济也发达,这两块是最重要的。我们中国式现代化这个理念需要哪些要素来实现?比如长三角、珠三角,都真正具备了“三驾马车”,同时国际化优势突出。现在珠三角的总体条件不错,内部的制度如“一国两制”的协调方面还需要强化。

海外人士积极评价进博会效应

一直以来,进博会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理念,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功能,受到全球人士普遍欢迎与认可,各方参与进博会的热情高涨。如何看待进博会的作用?对中欧企业合作哪些作用?来听听前方记者对巴黎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院长阿兰查·冈萨雷斯(Arancha González)的采访。

进博会对恢复全球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阿兰查·冈萨雷斯: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时隔三年首次线下举办,对恢复全球的贸易互联有重大意义。它让世界各地的企业,特别是欧洲企业,有机会与中国企业进行交流和贸易。企业之间需要建立一个会面、讨论、谈判和最终交易的空间,所以进博会的举办意义非凡。我希望这将为中国,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公司,带来大量商机。同时我期待与进博会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针对贸易壁垒、贸易障碍等问题达成更好的协商,以及探讨在哪些领域可以进一步加强合作,努力解决遗留问题让国际贸易更为畅通,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11月6日,由商务部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主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和全球化智库(CCG)承办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分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我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具有怎样的优势,又面临哪些挑战?来听听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原国务院参事王辉耀的观点。

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强大支撑

王辉耀:全球化智库在进博会上举办了聚焦“供应链和产业链韧性”的分论坛。会上我们将发布一个报告,从包括人才、创新、价值链等各个维度来探讨供应链的问题。

目前来看,中国是供应链最强大的一环。因为中国现在拥有全球70%的5G系统,中国的高铁,全国任何地方都是数小时之内到达或者当日可达。全球最大的10个集装箱港口,中国拥有7个,中国具备非常大的整合能力。同时,中国每年有1200万的大学生毕业,人才资源充沛。中国的政局稳定。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中国人拥有勤劳勇敢和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的同时,又具备创新能力。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中国供应链产业链布局

王辉耀:中国作为世界范围内的强大价值链和供应链中心,上下游供应链的生态已经发展得非常健全,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把价值链转移出去,或者供应链分化,我觉得都比较困难。现在中国企业也在“走出去”,我们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扩大中国的供应链产业链的布局,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欢迎各国企业来中国发展。

在与很多跨国公司交流后,我们发现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强大的供应链的支撑。在供应链支撑方面,中国能在国际上做出贡献,能带来繁荣和平、互惠互利,所以我认为做好供应链、价值链和产业链的稳固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中国有强大的基础设施和数字经济设施,后续再与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结合得更好,会给中国带来更大的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势。所以,我们发布的报告是为了唤起大家对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视,同时也加大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集约能力,为全球的贸易投资、人与人的交流带来更大的贡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节目嘉宾意见仅代表本人观点。)

策划:于晓娜    

监制:施诗

责任编辑:和佳

记者:缴翼飞 吴斌 见习记者杨雨莱 见习记者谢鸿州 

制作:见习编导蔡于恬

拍摄:李群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婷芳 赖禧 黄达迅

海外运营监制: 黄燕淑

海外运营内容统筹: 黄子豪 

海外运营编辑:庄欢 吴婉婕 龙李华 张伟韬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标签:

热门文章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