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财经连线| 人民币国际化再进一步:阿根廷将使用人民币结算中国进口商品
阿根廷将使用人民币结算中国进口商品
当地时间26日,阿根廷经济部长塞尔吉奥·马萨宣布,阿根廷将停止使用美元来支付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转而使用人民币结算。在此之前,拉丁美洲最大经济体巴西,已经宣布将直接用人民币-雷亚尔结算中巴之间的贸易和金融交易,越来越多的国家转向人民币结算。人民币结算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来听取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的解读。
美元不稳定导致多国转向人民币
《全球财经连线》:为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选择用人民币结算?
陈凤英:因为美联储升息,美元指数上升,全球外汇储备紧张,在这个恶性条件下,人民币国际化又到了一个高潮。
在这个过程当中,为什么大家对人民币感兴趣?首先就是因为(部分国家)外汇储备的紧缺,这是很多国家面临的问题,尤其是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它们没有硬通货可以支付,所以采取了本币结算或者人民币结算。其中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美元不稳定,使其外汇储备紧缺,因此它们要使用本币或人民币,所以这对中国的人民币是一次机会。
另一方面,我认为人民币国际化(背后)是综合国力在支撑,中国自身经济的稳定发展、社会的稳定、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人民币可持有、稳定、保值甚至升值,这可能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行稳致远的关键。
构建多元货币格局需要较长时间
《全球财经连线》:我们看到非传统储备货币的地位在上升,外汇储备多元化是否成为一种趋势?
陈凤英:多元货币早就是一个趋势,比如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就是一种多元的态势,也是新兴市场货币第一次加入SDR,所以我认为“多元”已经是一种趋势,但是多元趋势会经历比较长的时间。
因为美元的霸权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很难挑战,所以我希望有一种数字货币出现,数字货币的出现首先要看美联储会不会接受,而美国肯定会抵触,所以多元货币的最大挑战就是美元霸权。所以我们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支持多元货币是一个愿望,这个过程非常艰难。所以如果各个国家能用数字货币,如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法律来管理,这对多元趋势可能会更好。我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真正实现)的时间可能是2035年,那时可能形成“三元货币格局”,即美元、人民币、欧元。
国办:进一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其中强调要优化跨境结算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完善外汇衍生品和跨境人民币业务,进一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更好满足外贸企业汇率避险和跨境人民币结算需求。相关解读,我们来连线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
外贸企业面临挑战较多
《全球财经连线》:当前国际形势下,外贸企业对于汇率避险和跨境人民币结算有怎样的需求?
周茂华: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抬头,地缘冲突等,美元及部分国际金融基础设施被“武器化”,同时,欧美主要央行长期实施非常规政策,发达经济体债务滚雪球等,引发全球外汇市场波动剧烈。外贸企业面临挑战增多,就跨境支付结算方面,首要考虑就是保障跨境支付结算的安全,其次是如何有效降低汇兑损失和成本;同时,也会考虑货币稳定性。
近年来,人民币在各国跨境贸易支付结算方面越发受欢迎。主要是几方面原因:
一是,外贸企业用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有助于规避外汇波动风险,降低汇兑成本。
二是,对于海外贸易伙伴而言,为其提供多一种货币选择,有助于分散对美元单一货币过度依赖的潜在风险。
三是,便捷、低成本的跨境支付结算,有助于扩大双边贸易往来,做大双边经贸蛋糕。
四是,人民币在主要国际货币中表现相对稳定;同时,我国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经济长期向好,为人民币中长期走势提供强有力支撑。
应完善软硬件设施 提升业务服务能力
《全球财经连线》:跨境人民币结算等相关业务应如何进一步优化?
周茂华:近年来,人民币跨境结算日趋活跃,规模不断攀升,区域分布等更趋均衡。未来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还是需要围绕经营主体需求,完善软硬件设施,提升业务服务能力。
一是,持续完善跨境人民币结算软硬件基础设施,提升结算效率,例如:完善人民币清算渠道,持续拓展和完善人民币全球支付网络;
二是,加强跨境结算业务人员培训,提升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服务能力;
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优化跨境人民币支付结算流程,提升跨境结算效率;同时,丰富人民币产品体系,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并加大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宣传、推广等。
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持续深化,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稳居全球主要货币前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那么,如何看待人民币国际化前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还应重点解决哪些问题?我们来连线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
我国跨境交易逐渐进入以本币为主导阶段
王有鑫:近期我们看到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较大突破,在全球特别是新兴经济体中的认可度和使用度大幅提升。从一个数据上来看,3月人民币在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中的使用量已经超过了美元,这是人民币国际化业务推广以来的第一次,可以说是一次里程碑事件,说明我国在跨境交易中基本上开始做到以本币为主导。
在当前全球货币政策收紧和全球流动性收缩的背景下,这实际上可以降低对于国际储备货币,特别是第三方货币的依赖度,从而缓解国际货币获取难度和融资成本提高对本国贸易的一些不利影响。
另外从企业层面看,这也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汇兑风险和财务成本,减少外币的风险敞口,可以将精力更多集中于主营业务的发展上。而且与主要大国开展双边本币结算,也会对其他经济体产生很好的示范带动效应,逐步推动双边本币结算这一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使用。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应重点解决四大问题
王有鑫: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可能还需要在以下方面进一步推动完善。
一是如何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由双边使用到多边使用,使得人民币在国际上更多场景得到应用。
二是如何提升人民币在大宗商品领域的计价功能,目前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人民币结算功能的推广,未来可能要同时推动本币的计价和结算。
三是解决境外人民币流动性的提供和获取问题,目前流动性主要是依靠双边本币互换,在央行互换之后再将流动性注入金融体系和商业层面,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不便,未来可以尝试在市场层面提供更多的人民币流动性获取渠道,便利企业使用人民币开展计价和结算。
四是可以在离岸市场上创新更多人民币投融资产品,特别是畅通在岸和离岸人民币产品的流通度,增加海外人民币投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经营主体增持和使用人民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更加稳健地发展。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节目嘉宾意见仅代表本人观点。)
策划:于晓娜
监制:施诗
责任编辑:杜弘禹 和佳 赵越 李依农
记者:郝佳琪
制作:李群
拍摄:实习生焦宇
海外运营监制: 黄燕淑
海外运营内容统筹: 张然
海外运营编辑:唐双艳 吴婉婕
海外项目经理:庄欢
海外商务合作: 黄子豪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标签:










